智慧.創新.共享
:::

一起成為AI繪圖魔法師吧!

7年級 8年級 9年級 語文 藝術 科技 資訊教育 大橋國中 葉容辰 2025-03-26 16:19:45 回上頁

課程教案或相關檔案

課程內容

設計者 葉容辰 教學時間 2節(90分鐘)
領域名稱 資訊科技 適用年級 7-9
單元名稱 運用 Dreamina 和 Padlet 進行 AI 繪圖與提示詞撰寫 關鍵字 AI繪圖, Dreamina, Padlet, Copilot, GPT, Gemini, Promt, 中文提示詞
資源檔案
設計理念

  本教學以培養學生在資訊科技領域的創意思維與實作能力為核心,透過 Dreamina(AI 圖像生成工具)和 Padlet(雲端協作與筆記工具)進行互動式教學。課程設計著重於「想法—描述—生成—分享」的流程,並藉由提示詞的撰寫結構,幫助學生掌握如何使用 AI 輔助工具進行創意繪圖。同時,將 Padlet 作為學生之間交流作品與回饋的平台,提升協作與反思的品質。

  課程的第一節課強調 AI 繪圖原理與撰寫提示詞的重要性,帶領學生認識並理解 AI 生成作品背後的原理及應用。第二節課則提供實際操作與討論分享的空間,學生能即時查看自己與同儕的作品,在 Padlet 上進行互相評論與交流,透過同儕回饋優化提示詞並了解更多創作面向。最終,學生除了學會如何使用 Dreamina 生成圖像,更能培養數位素養、批判思考以及與同儕合作的技能。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
    • 了解 AI 繪圖的基本概念與原理。
    • 認識 Dreamina 的功能與操作流程。
    • 理解提示詞結構(類型、主題、環境、構圖、風格)的概念。
  2. 技能目標
    • 能依照固定的提示詞結構撰寫出清晰、具體的描述文字。
    • 熟練使用 Dreamina 輸入提示詞並生成圖像。
    • 能運用 Padlet 分享並記錄自己的創作成果,提供與接受回饋意見。
  3. 情意目標
    • 提升學生對於新興資訊工具的學習動機與興趣。
    • 培養學生透過合作與溝通達成共同學習目標的能力。
    • 鼓勵學生勇於嘗試與自我表達,發展個人創造力。
課程設計與內容 時間

一、第一節課(45 分鐘):理論講解與基礎知識

  1. 引起動機(5 分鐘)
    • 展示一些由 AI 生成的繪畫作品,如利用 Dreamina 或其他工具產生的範例。
    • 引導學生觀察圖像特色,並討論「AI 如何透過文字描述生成這些畫作?」
  2. AI 繪圖概念介紹(10 分鐘)
    • 什麼是 AI 繪圖:簡介背後的機器學習原理、應用領域。
    • Dreamina 介紹:說明該平台的基本介面與主要功能。
      • 可以自訂圖像風格或主題
      • 支援文字指令轉化為圖像
  3. Padlet 介紹(5 分鐘)
    • 協作與分享:說明 Padlet 可用來收集學生創作、即時回饋。
    • 操作示範:老師示範如何建立一個共同牆(Board),學生之後可在此上傳自己的提示詞與生成的圖像。
  4. 提示詞固定結構講解(20 分鐘)
    • 類型、主題、環境、構圖、風格 的定義與重要性
    • 範例示範
      「寫實風格的一位穿著古典服裝的少女,站在一個飄著細雨的古老花園裡,背景是青苔覆蓋的石橋和綠樹。少女站在畫面的中央,微微低頭,雙手輕輕攀著石橋的欄杆,雨珠滴落在她的髮絲上。整體風格呈現柔和光影,背景略帶朦朧感,色調以綠色和灰色為主,營造出寧靜而神秘的氛圍。」
    • 結構拆解
      • 類型:寫實風格
      • 主題:古典服裝的少女
      • 環境:古老花園、細雨、石橋、綠樹
      • 構圖:少女置中、微低頭、攀欄杆、雨珠滴落
      • 風格:柔和光影、朦朧背景、綠灰色調、神秘氛圍

二、第二節課(45 分鐘):實際操作與創作

  1. 複習與準備(5 分鐘)
    • 老師帶領學生快速回顧提示詞結構、Dreamina 的使用步驟。
    • 打開 Padlet,確認每位學生都已能登入、瀏覽並發表貼文。
  2. 撰寫提示詞實作(25 分鐘)
    • 任務布置
      • 學生根據「類型 + 主題 + 環境 + 構圖 + 風格」的結構,自行撰寫一段提示詞。
      • 將提示詞貼在共同的 Padlet 牆上。
    • 使用 Dreamina 進行圖像生成
      • 輸入提示詞並觀察生成結果。
      • 學生可嘗試調整文字或增加細節,以獲得更滿意的圖像。
    • 教師巡迴指導
      • 針對學生的提示詞給予優化建議,並協助解決技術問題。
  3. 作品分享與討論(10 分鐘)
    • 學生在 Padlet 上展示最終成果(提示詞 + AI 繪圖)。
    • 同儕透過 Padlet 的留言功能互相回饋,並可針對作品進行簡短討論。
    • 可引導學生互相學習更精確或更富想像力的描述方式。
  4. 課程總結(5 分鐘)
    • 總結本課重點:
      • AI 繪圖原理與 Dreamina 功能
      • 提示詞的重要性與結構
      • 利用 Padlet 實現協作與即時回饋
    • 鼓勵學生未來繼續運用 AI 工具進行更多創意嘗試。
教學評量

形成性評量

  1. 參與度
    • 學生在課堂討論與 Padlet 分享作品的積極程度。
  2. 口頭問答
    • 檢核學生對「提示詞結構」與「AI 繪圖原理」的理解程度。
  3. 作業檢視
    • 觀察學生是否能根據類型、主題、環境、構圖、風格撰寫出具體完整的描述。

總結性評量

  1. AI 圖像成果
    • 評估學生最終生成的圖像與提示詞的契合度、清晰度。
  2. Padlet 互動紀錄
    • 檢視學生對他人作品的回饋內容,是否具建設性與實質幫助。
  3. 自評與互評
    • 藉由 Padlet 或口頭分享,請學生簡要反思:
      • 自己的提示詞有無不足?
      • 如何優化描述以獲得更精準的 AI 生成結果?
課程回饋

  在本課程中,學生運用 Dreamina 進行 AI 繪圖,並利用 Padlet 實現即時分享與協作,展現了高度的學習興趣與互動性。學生透過提示詞結構的撰寫過程,體會到文字描述與圖像結果之間的密切關係,也發現 AI 生成結果可以透過細微調整文字而呈現截然不同的風格。

  整體而言,學生普遍反饋認為 AI 繪圖兼具趣味性與實用性;同時,透過 Padlet 互相評論與觀摩,加深了對同儕創意想法的理解,並反思自我創作的優缺點。此教學設計不僅增進了學生在資訊工具應用上的操作技能,也訓練了其批判思考與表達能力,使課程活動更具意義與深度。

學習成果
  1. AI 繪圖作品展示
    • 老師利用Canva及Open Shot製作學生作品成果影片,並發布於Youtube上。
    • 於校內運動會,以海報形式展示優秀作品。
  2. 提示詞結構文件

  整體課程讓學生初步體驗透過文字精準度與創意敘述,來影響 AI 生成圖像的過程,並在協作平台上深度互動。經由實作與討論,學生能將資訊科技工具與自身創造力結合,為未來更深入的數位創作奠定良好基礎。

:::
您好:
您目前為訪客,若是臺南市師生,請點擊下方圖示登入,以使用完整功能。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 OpenID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