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創新.共享
:::

臺灣美食詩選

6年級 語文 開元國小 尤晨筠 2024-12-30 14:16:31 回上頁

課程教案或相關檔案

課程內容

設計者 尤晨筠 教學時間 120分  
領域名稱   適用年級 六年級  
單元名稱 臺灣美食詩選 關鍵字 詩、美食、AI  
資源檔案

1. 康軒國語六上第4課電子書

2. 智慧魔鏡

 
設計理念

在國小高年級階段,引導學生能讀懂詩歌的寫作手法與技巧,並透過資料的蒐集與聯想,創作一首童詩。本次教學活動設計的核心理念,是透過AI輔助,引導學生觀察、理解與表達台灣美食文化,培養他們的文化素養與創意思考能力。

1. 結合生活經驗,增強學習動機

台灣美食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且親近的元素。以台灣美食為主題,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並拉近學習內容與生活經驗的距離。透過課文介紹鼎邊趖、肉圓等具代表性的美食,學生不僅能認識這些食物的製作過程與文化背景,還能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產生連結,激發創作的靈感。

2. 以AI為輔,降低創作門檻

童詩創作對於國小學生來說可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特別是如何用生動的語言表達觀察與感受。AI能夠引導學生完成描述外觀、解釋製作過程與表達情感等具體步驟,降低創作難度。例如,AI可以幫助學生想出形容美食的形容詞、感官摹寫,或協助修改詩句,使表達更具感染力。

3. 分段教學,系統化創作過程

教學設計遵循「分段創作」的原則,將詩的創作過程分為三個部分:開頭描寫外觀與味道、中段描述製作過程或文化背景、結尾表達感情或回憶。這樣的分步驟教學有助於學生逐步理解詩的結構與技巧,並在每個階段聚焦於特定的表達內容,減輕學習負擔。

4. 強調文化連結,深化學習意義

美食不僅僅是味覺的享受,更承載著豐富的文化與情感。透過童詩創作,學生能深入思考這些食物如何反映台灣的歷史、傳統與人情味,進一步培養文化認同與表達能力。

5. 鼓勵合作與分享,增強學習互動

活動設計包含小組討論與詩作分享環節,學生能在互動中學習彼此的觀點與表達方式。這不僅提升了他們的創作自信,也促進了同儕間的交流與學習。
 
教學目標

1.認識台灣美食的特色與文化故事。

2.學會利用「智慧魔鏡」工具產生靈感,並創作與台灣美食相關的童詩。
 
課程設計與內容 時間  

一、引起動機

1.教師展示圖片與影片,簡介鼎邊趖與肉圓。

2.詩選分析,帶領學生閱讀兩首詩,分段討論內容:
(1)描寫食物外觀與製作過程
(2)
詩中如何運用感官語言表達特色與情感連結
(3)歷史與文化故事在詩中的呈現

3.問題引導:
(1)詩中用了哪些詞語讓你想到食物的味道或感受?
(2)詩句如何將食物與生活故事緊密連結?

二、蒐集美食資訊

1.學生選擇一種臺灣美食,利用智慧魔鏡的提問,蒐集相關資訊。
AI引導1:「我想創作一篇關於()的詩歌,請列出食物的()及()。」(外觀、口感、味道、文化、歷史故事...)
AI引導2:「請列出製作()所需的材料及烹煮過程。」
AI引導3:「我印象中吃()的回憶是(),我可以怎麼將個人回憶,利用詩歌的形式,用2句話來表達。」

2.小組討論與分享:學生在小組中分享蒐集到的資訊與創作靈感,彼此提供建議與補充想法

三、詩的仿寫與引導

1.教師引導學生以三個部分進行創作:

  • 描寫食物的外觀與味道:引導學生能用使用具體的形容詞,讓讀者能夠「看到」和「感受到」食物。像《鼎邊趖》裡提到「雪白的在來米漿,沿著滾熱的鼎邊滑行」,這樣的描寫讓讀者感覺食物就在眼前。
  • 描述製作過程或文化背景:讓讀者了解這道美食是怎麼做出來的,或者它和我們的生活、文化有什麼關聯。像《肉圓》裡提到「磨漿製皮,竹筍切丁」,這樣的描寫讓讀者彷彿看到廚房裡的情景。
  • 表達情感或回憶:帶出與食物相關的情感,譬如懷念、溫暖、幸福感,用簡短有力的語句,總結這道美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或它帶來的感受。

2.學生依指引逐段創作,並使用以下AI提示詞:
AI引導4:「我正在寫一首詩,想描述()的(),請幫我提供一些形容詞,讓描寫更生動。」
AI引導5:「請幫我想一些動詞,用來形容()的(),讓句子更有畫面感。」
AI引導6:「我想讓詩更有畫面感,可以用比喻、擬人或其他修辭來形容(),請給我一些靈感。」
AI引導7:「幫我從視覺、味覺、嗅覺、觸覺等角度描寫(),讓描述更豐富。」
AI引導8:「()幫我想出一個形容詞加名詞的句型或使用譬喻修辭」
 

四、AI的回饋與修正

1.學生將剛完成的段落輸入AI,並請AI提供改進建議。

2.學生對比AI潤飾後的版本與自己的原稿,選擇適合的表達方式,並進行調整。
AI引導9:「這是我寫的一段詩:()。請幫我修改詩句,使它更具詩意和生動感」
AI引導10:「()請針對這首詩提出延伸的靈感,讓我能進一步豐富詩的內容」
AI引導11:「這是我創作的台灣美食詩,請你用鼓勵的語氣給予整體評價,指出作品的優點,並針對這首詩提出一到兩個建議,幫助提升它的表達效果,特別是在用詞、情感或修辭方面。()」

3.學生使用Canva或padlet加入插圖。

五、學生作品發表

1.教師說明評分規準:

  • 具體描寫食物的外觀與味道,運用形容詞與修辭(如比喻、擬人)
  • 清楚呈現製作細節,或結合文化歷史背景。
  • 展現食物與生活的情感連結,或融入個人回憶。
  • 小組討論參與度
  • 作品發表時表達清晰,對同儕回饋有建設性。

2.學生將作品發表至padlet,讓全班進行瀏覽。

3.學生朗誦自己的詩,透過鼓勵性評論或提問,同學間互相欣賞與給予建議。

六、課堂總結與反思:
「AI在哪些地方幫助了你的創作?」
「比較AI修改後的詩句,哪一件作品自己更喜歡,請說明具體理由。」
「如何讓你的詩更具特色?

   
     
教學評量
  1. 學生是否運用AI優化詩句(如修飾詩句、增添靈感)。
  2. 學生是否能將AI建議適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並比較作品經AI修改前後的相異處。
  3. 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創作構思與靈感。
  4. 學生是否能從他人作品中獲取靈感並提供具建設性的回饋。
學生是否能反思AI對創作的幫助,以及如何進一步提升作品特色
 
課程回饋

教師省思:

在帶學生創作美食童詩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AI提示詞設計的重要性。以臭豆腐的外觀描述為例,原本我給AI的提示詞是:「請給我臭豆腐外觀的形容詞。」AI回應了「香脆、金黃」等形容詞,雖然能描述外觀,但過於簡略,難以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為了使AI的回應更具詩意,我將提示詞修改為:「我正在寫一首詩,想描述臭豆腐的外觀,請幫我提供一些形容詞,讓描寫更生動。」修改後的回應更具體和創意,能有效幫助學生進行描寫。

在創作過程中,我觀察到部份學生對於食物感官描寫的表達有些許困難。他們雖然能描述食物的外觀,但在運用感官語言(如味覺、嗅覺等)時,不夠生動。因此,我加入了提示詞,例如:「我想讓詩更有畫面感,可以用比喻、擬人或其他修辭來形容臭豆腐,請給我一些靈感。」這些提示詞幫助學生從AI提供的素材中提取靈感,並引導他們加入自己的思考,避免完全依賴AI生成內容。

此外,我強調學生應從蒐集美食資訊、分析AI提供的素材,以及參考課文架構三個層面出發,逐步修改並創作自己的詩句。這種方法既能讓學生善用AI的輔助功能,又能保有創作的主體性,確保作品融入個人的觀點與情感。

在這次教學中,我明確與學生說明AI的角色與定位—提供素材與靈感,而非完全替代創作。為達成此目標,我引導學生先整理對於美食的回憶及想像,再善用AI生成的素材進行補充,而不是直接抄用AI生成的內容。學生在過程中需要動腦、篩選、比較,確保詩句展現個性化的創意與想法。

學生完成詩作後,我設計了與AI互動的步驟,請AI針對作品提供建議與回饋。提示詞:「這是我創作的台灣美食詩,請你用鼓勵的語氣給予整體評價,指出作品的優點,並針對用詞、情感或修辭提出建議。」學生透過對比AI修改後的詩與自己的原稿,評斷哪一版本更能真實表達自己對美食的感受,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進一步提升作品的深度與詩意。

學生回饋:

我覺得現在AI真的非常方便,可以幫你找好資料,並且迅速幫你統整,這個功能對於我來說非常實用,因為我本身是一個非常懶的人,絕對不會想要找資料。

我自從用了AI「生詩」後,我發現AI創詩比自己創詩快很多,因為創詩它要找很多資料,例:「歷史、文化、... …等」,都可以直接在AI查出來,不用在網上查很久,另外AI還可以直接幫你生成一些形容詞、動詞、名詞的句子,加以改編後,讓詩更生動。但是「AI不是萬能的」,所以我們還是要具備創作的能力,不能完全依賴AI。

在詩句中我主要想要押韻,做些太多的修改我可能會不太滿意,還有沒有適合的形容詞,詩句的整體會變得沒有那麼流暢,所以我覺得我可以利用AI給出的形容詞來做些細微的修改,來讓我的詩變得更加優美和觸動人心。

 
學習成果
 img  

蚵仔煎

熙熙攘攘夜市間,福建祖傳香悠然。

交織台灣家鄉味,芬芳徐徐滿心間。

大海珍藏蚵仔鮮,地瓜粉蛋層層牽。

煎成垂涎家鄉味,口口念起心間甜。

蚵仔鍋釜熱舞姿,白雪棉被躺如詩。

鮮紅醬汁輕輕淋,演奏合奏樂聲齊。

酥香餅皮裹海味,一口咬下滿情味。

香濃滑嫩蛋共冶,難忘回憶心底思
 img  

燒仙草

昔日的仙草,又作涼粉草,

清熱且解毒,解渴又舒心。

浸泡草本香,細火慢煮湯。

蜜汁滴又滴,甜蜜溶湯中。

熱碗撒配料,濃稠暖心房。

溫熱燒仙草,靜臥碗中央,

遠看如黑玉,近看似明珠。

紅豆伴芋圓,入口化甘甜。

寒冬燒仙草,暖身又暖心。

 

 img  

臭豆腐

取出豆腐清水沖,滋潤潔白迎風送,

鍋熱油炸金黃,配上泡菜情更濃。

金黃酥脆外衣,彷彿故事中傳奇,

內裡卻藏嫩滑情,一口咬下芬芳盈。

夜市燈火人聲揚,豆香四溢滿街坊,

人潮湧動排長龍,記憶深處味悠長
 img  

炸雞排

新鮮的雞排

泡完澡丶裹完粉

一個個跳下油鍋

發出滋滋作響

看遍人來人往的人潮

度過許多華燈初上的夜晚

金黃酥脆外皮香

外面內軟肉汁甜

多樣醬汁雞排香

每一口都是回憶的輝煌

童年記憶的味道,溫暖心房

 

 

 

 

 

 

:::
您好:
您目前為訪客,若是臺南市師生,請點擊下方圖示登入,以使用完整功能。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 OpenID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