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創新.共享
:::

影像表演的世界

6年級 藝術 資訊教育 關嶺分校 馬毓君 2024-12-30 15:57:27 回上頁

課程教案或相關檔案

課程內容

設計者 馬毓君 教學時間 16節
領域名稱 藝術 適用年級 6年級
單元名稱 影像表演的藝術世界 關鍵字 表演藝術、影像創作、視角、鏡位、運鏡
資源檔案 智慧魔鏡、康軒六上藝術課本
設計理念

1、跨領域整合

本教案結合表演藝術與影像創作兩大領域,旨在讓學生理解影像語言的表達方式,並運用生成式AI輔助創意發展。透過探索「視角、鏡位、運鏡」等影像元素,學生不僅能提升對影像表演的欣賞力,更能實際參與創作,培養藝術與科技融合的素養。

2、以生成式AI作為學習助力

生成式AI是一個強大的工具,能啟發學生對影像與表演的多樣思考。本教案鼓勵學生善用AI進行知識探索與創意激發,例如透過AI生成鏡頭建議、故事腳本或視角設計,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理解影像表現的豐富性。

3、以學生為中心,啟發創意

教案的設計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與創意思考。問題設計從理解基礎概念出發,逐步深入到實踐應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與實作,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與創作能力。

4、注重實際應用

透過引導問題與實際練習,學生可以親身體驗影像創作的過程,將鏡位、運鏡等抽象概念內化為具體的藝術表達方式,鼓勵學生將所學應用到與生活相關的情境中,激發他們對周遭世界的觀察力與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學生了解影像表演藝術的基本概念。

2、學生學習鏡位與運鏡在表演藝術中的作用。

3、透過生成式AI,啟發學生對影像創作的視角與表達方式。

課程設計與內容 時間
   
教學評量

[形成性評量]

1、檢核學生是否能了解視角、鏡位和運鏡的基本概念

2、學生是否能透過生成式AI探索鏡頭運動的特性及應用。

3、學生是否能理解不同鏡頭角度的情感影響。

4、評估學生是否能學習李屏賓的攝影語言,並進行影像故事設計。

5、檢核學生是否能應用所學技術進行影像創作。

6、評估學生是否能以分析和批判性思維給予影像作品回饋。

[總結性評量]

1、能評析不同的運鏡效果及鏡頭角度在視覺畫面中的影響。

2、能完成劇本、分鏡表、工作分配表、服裝道具表。

3、能拍攝並完成一段包含所學鏡頭技巧的短片。

4、能完整呈現影像創作過程與成果。

課程回饋

1、跨領域整合

本教案結合表演藝術與影像創作兩大領域,旨在讓學生理解影像語言的表達方式,並運用生成式AI輔助創意發展。透過探索「視角、鏡位、運鏡」等影像元素,學生不僅能提升對影像表演的欣賞力,更能實際參與創作,培養藝術與科技融合的素養。

2、以生成式AI作為學習助力

生成式AI是一個強大的工具,能啟發學生對影像與表演的多樣思考。本教案鼓勵學生善用AI進行知識探索與創意激發,例如透過AI生成鏡頭建議、故事腳本或視角設計,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理解影像表現的豐富性。

3、以學生為中心,啟發創意

教案的設計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與創意思考。問題設計從理解基礎概念出發,逐步深入到實踐應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與實作,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與創作能力。

4、注重實際應用

透過引導問題與實際練習,學生可以親身體驗影像創作的過程,將鏡位、運鏡等抽象概念內化為具體的藝術表達方式,鼓勵學生將所學應用到與生活相關的情境中,激發他們對周遭世界的觀察力與表達能力。

學習成果  

課程照片

:::
您好:
您目前為訪客,若是臺南市師生,請點擊下方圖示登入,以使用完整功能。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 OpenID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