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創新.共享
:::

能源與生活周遭的關聯

8年級 科技 環境教育 大橋國中 王德麟 2025-02-06 12:27:34 回上頁

課程教案或相關檔案

課程內容

設計者 科技團研習示範使用(翰林版) 教學時間 四節課
領域名稱 生活科技 適用年級 八年級
單元名稱 能源與生活周遭的關聯 關鍵字 能源
資源檔案 113二上國中科技教案設計(生科-能源與生活周遭的關聯).doc
設計理念

一、認識國內外能源議題,了解減少使用傳統能源對環境的影響。

二、了解能源與經濟發展、環境之間相互的影響與關連。

三、解永續發展的意義(環境、社會、與經濟的均衡發展)與原則。

四、了解各種替代能源的基本原理與發展趨勢。

教學目標

一、認知方面:

1.了解日常科技產品的保養維護與趨勢。     2.了解能源與環境的關係。

3.認識能源的永續發展方向。           4.認識能源相關的職業與達人介紹。

二、能力方面:

1.能知道與能源的相關職業。           2.能知道能源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

3.能知道能源對環境的貢獻與影響。

三、情意方面:

1.能了解選擇、分析與運用科技產品的基本知識。  2.能具有正確的科技價值觀,並適當的選用科技產品。

3.能主動關注人與科技、社會、環境的關係。    4.能針對科技議題養成社會責任感與公民意識。

  5.能運用科技工具保養與維護科技產品。
課程設計與內容 時間

第一節課

1.現今網路的普及、物聯網的裝置、智能AI技術快速發展,出現各種智能家電,教師可藉由各種智能家電的介紹,讓學生了解科技產品的蛻變。

(1)介紹智慧門鎖的種類,包含人臉辨識、指紋辨識、App遠端控制等。

(2)介紹智慧插座與家電的應用。

(3)介紹掃地機器人的功能。

(4)介紹智慧音箱的功能。

2.認識一般電力產品正確的保養與維護觀念,並了解其發展的科技趨勢,讓學生對於產品的選用有不一樣的思維。

(1)介紹電風扇的保養維護重點,目前發展趨勢可用遙控器或手機App控制電風扇。

(2)介紹電燈的保養維護重點,目前發展趨勢有智慧燈泡,可用手機App調節燈泡的色溫。

(3)介紹電熱水瓶的保養維護重點,目前發展趨勢有微電腦控制的電熱水瓶、智慧電水壺等,透過各種功能,達到不同需求的使用模式。

小活動:檸檬酸為何可以清除水垢呢?還有哪些電器也可以使用它來清潔呢?有沒有其他替代品也可以達到清潔效果呢?

(4)介紹電熱水器的保養維護重點,目前發展趨勢有熱泵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等。

第一節結束


第二節課

1.認識一般電力產品正確的保養與維護觀念,並了解其發展的科技趨勢,讓學生對於產品的選用有不一樣的思維。

(1)介紹電動機車的保養維護重點,目前發展趨勢是以鋰電池為核心的電動車。

(2)介紹冷氣的保養維護重點,目前發展趨勢有定頻冷氣、變頻冷氣兩種。

(3)培養學生正確選購家電產品的觀念,並認識節能標章與能源效率標示。

2.認識日常家用產品正確的保養與維護觀念。

(1)介紹水龍頭的保養維護重點,目前常見的有感應式、按壓式水龍頭等,可節省水資源。

(2)介紹馬桶水箱的保養維護重點,並培養學生選用有省水標章的產品。

(3)介紹蓮蓬頭的保養維護重點,目前發展趨勢有智慧蓮蓬頭。

小活動:家裡還有哪些產品雖然在課文中沒介紹,但是你曾經看過家人在保養維護呢?是用什麼方式保養呢?

 (4)介紹瓦斯的保養維護重點,目前發展趨勢有安全自動開關、智慧瓦斯爐。

(5)介紹門把的保養維護重點,並知道如何自行更換一般門把。

第二節結束


第三節課

1.認識能源對於環境的正、負面影響,教師可針對負面影響進行思考與討論。

小活動:我們都知道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同學們還有沒有聽過利用何種方式可以降低大氣二氧化碳的濃度呢?可以提出來跟同學分享喔!

2.認識綠色能源的概念。

(1)太陽光電:政府近年來全力推動的再生能源。

(2)離岸風電:利用海上的風力與風向,提高發電量。

(3)儲能系統:透過儲能系統,維持供電的穩定性。

(4)虛擬電廠:利用能源資通系統來設計最佳的運作過程,集中管理與調度以提高能源效率。

第三節結束


第四節課

1.認識能源相關產業的職業,讓學生了解各產業的職業內容,並探討職涯規畫。

(1)介紹能源開採的相關職業。

(2)介紹煉製與轉換的相關職業。

(3)介紹輸配與製造的相關職業。

(4)介紹使用與維護的相關職業。

2.介紹和能源產業相關的達人,藉由他們的努力,引起同學們對自己興趣的探討。

3.進行闖關任務,請同學拿起習作,完成綠能來電的活動,了解綠色能源的相關知識。

4.介紹生活科技相關競賽:PowerTech 青少年科技創作競賽。

(1)培養未來科技人才的規畫力、想像力、分析力等思考活潑化。

(2)培養未來科技人才的加工製作實作力與貫徹力。

(3)培養未來科技人才以共同合作產生團隊創意的能力。

(4)培養未來科技人才重視效率與品質的概念。

(5)培養未來科技人才機構設計的能力。

第四節結束

 

20

 

 

 

 

 

25

 

 

 

 

 

 

 

 

15

 

 

 

30

 

 

 

 

 

 

 

 

 

20

 

 

25

 

 

 

 

 

 

10

 

 

 

 

5

25

5

教學評量  
課程回饋  
學習成果  

封面照片

課程照片

:::
您好:
您目前為訪客,若是臺南市師生,請點擊下方圖示登入,以使用完整功能。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 OpenID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