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者 | 葉容辰 | 教學時間 | 2節(90分鐘) | |
領域名稱 | 資訊科技 | 適用年級 | 7-9 | |
單元名稱 | 運用 Dreamina 和 Padlet 進行 AI 繪圖與提示詞撰寫 | 關鍵字 | AI繪圖, Dreamina, Padlet, Copilot, GPT, Gemini, Promt, 中文提示詞 | |
資源檔案 |
|
|||
設計理念 |
本教學以培養學生在資訊科技領域的創意思維與實作能力為核心,透過 Dreamina(AI 圖像生成工具)和 Padlet(雲端協作與筆記工具)進行互動式教學。課程設計著重於「想法—描述—生成—分享」的流程,並藉由提示詞的撰寫結構,幫助學生掌握如何使用 AI 輔助工具進行創意繪圖。同時,將 Padlet 作為學生之間交流作品與回饋的平台,提升協作與反思的品質。 課程的第一節課強調 AI 繪圖原理與撰寫提示詞的重要性,帶領學生認識並理解 AI 生成作品背後的原理及應用。第二節課則提供實際操作與討論分享的空間,學生能即時查看自己與同儕的作品,在 Padlet 上進行互相評論與交流,透過同儕回饋優化提示詞並了解更多創作面向。最終,學生除了學會如何使用 Dreamina 生成圖像,更能培養數位素養、批判思考以及與同儕合作的技能。 |
|||
教學目標 |
|
|||
課程設計與內容 | 時間 | |||
一、第一節課(45 分鐘):理論講解與基礎知識
二、第二節課(45 分鐘):實際操作與創作
|
||||
教學評量 |
形成性評量
總結性評量
|
|||
課程回饋 |
在本課程中,學生運用 Dreamina 進行 AI 繪圖,並利用 Padlet 實現即時分享與協作,展現了高度的學習興趣與互動性。學生透過提示詞結構的撰寫過程,體會到文字描述與圖像結果之間的密切關係,也發現 AI 生成結果可以透過細微調整文字而呈現截然不同的風格。 整體而言,學生普遍反饋認為 AI 繪圖兼具趣味性與實用性;同時,透過 Padlet 互相評論與觀摩,加深了對同儕創意想法的理解,並反思自我創作的優缺點。此教學設計不僅增進了學生在資訊工具應用上的操作技能,也訓練了其批判思考與表達能力,使課程活動更具意義與深度。 |
|||
學習成果 |
整體課程讓學生初步體驗透過文字精準度與創意敘述,來影響 AI 生成圖像的過程,並在協作平台上深度互動。經由實作與討論,學生能將資訊科技工具與自身創造力結合,為未來更深入的數位創作奠定良好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