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者 | 張志仁 | 教學時間 | ||
領域名稱 | 運用“四學”一起玩變形金剛 | 適用年級 | ||
單元名稱 | 自走車加裝超音波感測器- 送餐機器人 | 關鍵字 | ||
資源檔案 |
教育部因材網 臺南市教育局智慧魔鏡學習平台 LEGO Education SPIKE平台 教育部 G Suite (go 網域) 教育雲端平台 |
|||
設計理念 |
在運用“四學”一起玩變形金剛課程設計中,課程涵蓋自主學習四個理念:定標、擇策、監評、調節。課程運用學生自學、組內共學、組間互學及教師導學的模式進行課程。融入跨領域與新科技,利用智慧機器人、生成式AI及數位平台工具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解決問題能力。 在教學設計及創新性方面 運用“四學”一起玩變形金剛整個課程的設計注重結合「動動腦」與「從做中學」,學生透過反覆練習和實際操作,能夠熟練掌握機器人感測器運用及程式設計,並能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其運算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評量方式: 課程創新與優勢 |
|||
教學目標 | 1. 學生能夠理解並應用馬達控制指令、motors與movement的差別,以及迴圈與判斷式指令來設計循線自走車程式。 2.學生能夠在Education SPIKE平台上組合並測試程式積木,具備基本的程式設計能力,並能應用「平行處理」建立顏色感測器程式結構。 3.學生能夠進行小組合作,討論並解決循線自走車設計與程式編寫中的問題,並能有效地優化程式。 4.學生能夠使用數位工具(如Google class-room、智慧魔鏡學習平台)進行學習記錄與成果呈現,並能進行自我反思和改進。 5.學生能夠參與團隊合作競賽,應用所學的循線自走車技術,完成大隊接力賽,並能針對競賽過程進行分析與改進。 |
|||
課程設計與內容 | 時間 | |||
第一節 準備活動(5分鐘) 發展活動(25分鐘) 綜合活動(10分鐘) 第二節 準備活動(5分鐘) 發展活動(25分鐘) 綜合活動(10分鐘) 第三節 準備活動(5分鐘) 發展活動(30分鐘) 綜合活動(5分鐘) 透過上述三節課的教學活動,學生將能夠: |
||||
教學評量 | 1.智慧魔鏡學習平台前測問卷 2.各組的藍芽名稱是否符合老師的分組名稱 3.觀看已連結好的感測器與馬達檢視畫面 4.學生將Education SPIKE平台組合相對應的程式積木截圖後放於自己的程式作品學習單 5.學生放在Google classroom的作業裡的Google文件的連結 6.使用平板電腦錄製SPIKE完整行走的影片,將影片上傳至Google 表單 7.完成智慧魔鏡學習平台筆記 8.教育部因材網討論區學生的討論 9.「拔尖扶弱」的課中學習機制 10.完成智慧魔鏡學習平台後測問卷 |
|||
課程回饋 |
學生自學
|
|||
學習成果 | 學生將掌握智慧型機器人的基礎操作和基礎程式設計,提升團隊合作和問題解決能力。 1.基礎知識與技能掌握: 學生能理解並運用馬達控制指令,區分motors與movement的差別。掌握迴圈與判斷式指令的基本概念,並能在LEGO Education SPIKE平台上組合判斷式(if-then-else)、變數(Variable)及副程式(My Block)等程式積木。 2.自主學習與程式設計: 學生能自行編輯和優化循線程式,檢視並截圖程式設計結果,並上傳至Google classroom進行評估。學生能通過實際循線練習,利用顏色感測器進行準確的循線操作。 3.團隊合作與參與競賽: 學生能參與「大隊接力(團隊合作)」競賽,設計並實施不同棒次的程式方案,進行模擬競賽和實際比賽。各組學生能觀摩、討論並改進循線程式,記錄並分享練習結果。 4.問題解決與改進能力: 學生能討論和解決在競賽中如何避免脫離黑線及有效進行接力棒次交接的問題,並進行檢討競賽,討論如何改進自走車的程式設計。 5.評估與反思: 學生能完成前測與後測問卷,利用智慧魔鏡學習平台記錄學習進度和反思學習過程,並在教育部因材網討論區進行交流和分享。 |
|||
教學省思 | 在本單元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了分段式教學法,結合學生自學與教師導學,達成了多樣化的教學目標。第一節課透過臺南市教育局智慧魔鏡學習平台的前測問卷,我能夠迅速了解學生的起始學習狀況,這使我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在此基礎上,我運用Education SPIKE平台與Veyon系統,讓學生熟悉程式積木的組合與應用,學生的參與度和實踐能力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在第二節課中,我引入了「變形金剛Transformers」的概念,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Education SPIKE平台和教育部因材網課程包,學生學會了編輯和組合程式積木以達到循線功能。然而,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在理解程式邏輯和實際操作上存在一定困難。因此,我增加了教師導學的環節,利用實物投影機展示正確的程式編寫方法,並示範循線自走車的運作過程,這不僅解決了學生的疑惑,還加深了他們對程式設計的理解。 第三節課的重點是大隊接力的競賽活動,這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會團隊合作和問題解決。通過教育部因材網討論區,學生進行了深入討論,探討如何優化程式設計以提升競賽表現。這一環節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還提高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整體來說,本單元教學活動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結合學生自學、教師導學和競賽,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評量方式的多樣性,包括問卷、學習單、筆記和實際操作影片,使得我能夠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並及時進行調整。通過這些教學活動,學生不僅掌握了程式設計的基本技能,還提升了團隊合作和問題解決的能力,這對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發展都有積極作用。 |